小满时节,麦粒已经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正适合制作碾馔。昨日,在孟津区城关镇朱庄社区,成片的麦田里,小麦随风轻摆、籽粒饱满。59岁的朱善良,正在石磨前忙着加工碾馔。
伴随着磨盘转动的声音,只见一缕缕黄绿色的碾馔从磨盘间纷纷落下,诱人的清香随即弥漫开来。
“碾馔制作可是个细致活儿。”朱善良一边忙一边说,青麦从田里收割回来后,还要经过脱粒、去糠、淘洗、煮炒、阴干等环节才能放入石磨进行碾制。中间每道程序都不能马虎,否则就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靠着两盘电动石磨,朱善良每天能够加工新鲜碾馔100公斤。
刚做出来的碾馔青绿柔嫩,散发着麦子的清香,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入口便唇齿生香。要是配上蒜末、葱花、芝麻、辣椒油等制作的料汁儿凉拌,更是鲜上加鲜。除凉拌外,碾馔还可以搭配鸡蛋、韭菜、豆芽等进行炒制。
按当前市场行情,每公斤碾馔售价约20元,价格不算便宜。但像朱善良这样的卖家根本不愁销售,每天前来购买的顾客都能排起长队。
朱庄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过去,碾馔是在青黄不接时拿来充饥的食物。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传统碾馔也化身时令美食,成为社区的特色产品。”
朱庄社区共239户居民,在小麦成熟前的20多天时间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从事碾馔制作。部分家庭还通过建设冷库等方式,延长碾馔的保存期,实现了反季节销售;同时借助互联网将鲜美的碾馔销往全国各地,增收效果明显。
近年来,城关镇还通过设立碾馔节等方式,带动产业发展,让碾馔这一舌尖上的乡愁美食,铺就群众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