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新全民阅读活动新举措,聚焦为党育人根本任务,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长为新时代好队员。洛阳市少工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强国好少年”读书心得分享活动,引导少先队员涵养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5月25日下午,“ 强国好少年”读书分享活动评审会顺利举办。市少工委邀请数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县区、直属学校推选的作品进行了集中评审。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区、市直属学校少工委广泛发动少先队员积极参与读书分享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边阅读边思考的方式,撰写读书心得,写下读书体会,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过层层筛选择优推荐,市少工委共收到优秀作品121篇。评审小组秉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评选出小学组一等奖17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33名,初中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旨在号召少先队员们感受到国之强大,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人民的艰苦奋斗,进一步引导全体少先队员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优秀作品展示(部分)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读《说岳全传》有感
西工区实验小学五(2)中队 孙欣怡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翻开《说岳全传》,吟诵起《满江红》一诗,我仿佛看到一个立志报国、抗金杀敌的青年,他,就是岳飞。
书中的主人公岳飞出生在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从小立志“精忠报国”,岳母在他身上刻下这四个字,时刻表明岳飞的一片赤胆忠心。自岳飞北宋末年参军到1142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的20年间,他英勇善战,不畏万难,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令我们无比敬佩。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而我们最该学的是什么呢?和我一起细细地品味《说岳全传》之后,答案就会揭晓,没错,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岳飞的精神:忠、孝、严、廉、强。
忠,忠于国,岳飞一心为国,至死也保持着一颗赤胆忠心。虽然我们还小,不能轰轰烈烈的干一场,但有句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也要向岳飞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忠心,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孝,“百善孝为先”,我们都知道,岳飞敬师孝母。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无以为报,理应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首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其次,我们可以时常帮父母解解闷。为父母分担压力,不也是我们新时代的好少年该做的吗?
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岳飞本人俭朴淡泊,刻苦立志。岳家军军纪严明,坚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虏”的操行,深得民心。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也要向岳飞学习,严以待己,重品行,做实事,向着自己的志向刻苦前进。
廉,“一钱不私藏”。在宋朝,当将军是一个很容易发财的事,可“清贫大将军”五个字却是岳飞独有的标签。我们青少年在生活中,也要时常告诉自己“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要乐于做一个俭朴清白之人。
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带领岳家军打得金兵落花流水,金军只喊他“岳爷爷”,何等威武。我们也要向岳飞学习,做一个怀揣真本领的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我们也要自强不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读过《说岳全传》,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趁美好时光,向岳飞学习,做一个忠、孝、严、廉、强的新时代好队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加油吧!
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十六声枪响》读后感
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二(3)中队 舒湘辰
我的老家天湖池村是湘西大山深处一个美丽的村庄,人们在那里过着衣食无忧、怡然自得的快乐生活。那里的小朋友很顽皮、很可爱、很幸福。跟他们在一起摸鱼捞虾、捉螃蟹、翻泥鳅、爬树、荡秋千、踩竹马、摘野果子,非常开心,我很喜欢那样的地方。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福!
可《三十六声枪响》中,那个处在抗日战争年代里的狼牙口村,本来也是这样一个十分祥和、美丽的小村庄。孩子们本也可以在蓝天下开心地玩耍、自由地奔跑、安心地学习。但是,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声声枪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美好。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尸横遍野,腥风血雨,把一个美丽的村庄变成了人间地狱。
少年英雄王二小的父母、哥哥王大小和小伙伴精豆儿以及乡亲们被泯灭人性的日本人杀害后,他在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带领下,年少志高,奋起抵抗侵略者,为乡亲们和家人报仇!当我读到王二小中弹的那一刻,就心如刀绞。他短暂的生命,光荣而伟大。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英勇牺牲,永垂不朽!
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我读完了《三十六声枪响》。之后,便是满腔的愤怒和悲痛,正义的声音一直在耳畔回荡。
我的爸爸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他经常给我讲革命故事,鼓励我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国家。我把《三十六声枪响》讲给爸爸听后,他大声诵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叮嘱我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立志向,敢担当,做好接班人
—— 读《清贫》有感
瀍河回族区第三实验小学五(1)中队 孙嘉怡
这学期的语文课上我学习了《清贫》这篇文章,我很喜欢方志敏叔叔,也被他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共产党员精神深深折服了。方志敏叔叔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自己经手的款项总数在数百万,而方志敏却把这些钱一点一滴全都用在了革命事业,自己从未动用过一分革命钱,在敌人的威吓中,方志敏叔叔做好了对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他为了革命事业,甘愿过着清而不贫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大家都像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每天好吃好喝的,口袋里也随时都会有不少的零花钱。这跟方志敏叔叔过的生活比起来,我感到非常羞愧!
2021年5月22日,在手机上、电视上都可以看到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走了,袁爷爷一生的不正是“清贫”的写照吗?袁爷爷生前身边既不像明星那样拥前开道的气派,也没有领导视察搞隆重的欢迎会,不搞花架子。他始终坚持着清贫的生活,穿35元简便衣服;在街边的小店里理发18年;去香港中文大学做报告时,他还在路边摊上买了10元钱的领带戴上;喝水的一只杯子用了十几年都不舍得换新的;按摩椅沙发坏了也不准家人换新的,袁爷爷生活就和平常老百姓没有两样,走到哪都没有派头。即使在习爷爷给他帮最高功勋奖时,他才换了一套整洁的西装,扎着领带,他说:“这样的庄严仪式,需要要注重一些。”袁爷爷创造的价值何止千亿来计算,但他都从不进私囊,而是奉献社会,不为物利所动。听说袁爷爷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
方志敏和袁爷爷是真正值得我们一生都要学习和敬重的人。“清贫”的本意是清寒贫苦的意思,它也是节俭朴素、高洁朴实、舍己为公、矜持不苟品格的象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品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把红色精神继续传承,要从我们这一代不断延续,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要用知识的武器来捍卫祖国,建设祖国,不辜负先烈的期望!
党的光辉照我心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八(15)中队 刘殊齐
翻开厚重的书籍,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中国共产党犹如划破黑夜的红星照耀着中华大地!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在书中,作者以真实的笔触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展示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让当时中国的普通百姓以及全世界的普通人真正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感受颇多,我想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中国工农红军能在零下40℃的严寒中前进?又是怎样的毅力让他们完成了毛泽东主席笔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壮举呢?直到我的姥爷给我讲述了他亲历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才明白那样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
姥爷曾经上过战场,他上战场时的年纪就和书中的”红小鬼”一样,在当时他们可都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脸上还挂着几分稚气,可在他们身上却有着超乎平常人的毅力和勇气!老一代的革命前辈用他们的磅礴伟力,将中国带上和平的道路。这种力量是红军长征道路上坚韧不拔的决心,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咬牙忍痛将敌人击退的勇气!我想这可能就是在隐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中国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历史最具神奇威力,总能创造出震撼人间的伟大奇迹!从硝烟弥漫风雨飘摇到镰刀斧头的赤旗遍布中华大地,从南海点石成金到小康路上的飞速奔跑,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明亮的红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当我抬头望向蓝天,清风抚过,乌语花香!我想这可能就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无限荣光,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使命,铭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时刻紧跟我们的“红星”,让我们这轮初升的红日益强大,也如这颗红星一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镰刀斧头的旗帜永不褪色!
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
孟津区第二区直中学八(3)中队 王一洁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培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
这段时间,我读了《红色延安的故事》一书,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和事迹纷纷呈现在眼前,比如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刘志丹,比如放弃了优越生活而奔赴延安战场的白刃,钟萍。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听到咒骂声之后》这篇文章,时间在1941年6月,被雷电击死的县长,就会在边区政府听林伯渠作报告的延川县长。咒骂毛主席的不是婆姨,而是在延安市场赶集的安塞老汉。他之所以咒骂,是因为雷电也把它的毛驴打死了。这个话传到毛主席那里,让边区保安处长去了解情况,才知道边区老百姓的粮食负担、人力负担和公债负担“三过重”,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措施减征公粮、精兵简政,放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等等,这些都是相互连贯的,不是各自孤立的事。经过两年艰苦奋斗,边区人民度过了难关。在大生产运动中,他们吃小米,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打破了敌人经济封锁,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依旧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延安精神呢?首先,我们要从基础做起,那就是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不乱花钱,不浪费粮食和资源,节约纸张,低碳生活等都是勤俭节约的表现。其次,我们要热爱祖国,刻苦学习。现在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未来才有能力为祖国效力,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最后,我们要自强不息,独立自主。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沟沟坎坎,曲曲折折。当我们面对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时,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把它当成一种历练,从容面对,我想,这就是自强不息吧。而独立自主则要求我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常反思自身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这样你看到的会比以前多很多。
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学生传承延安精神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