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轻”也能“挑大梁” 从单干到带动集体一起干,汝阳县蔡店乡26岁青年何家燊艰辛创业、逐梦乡村

晒得真黑,像刚从煤堆里爬出来一样,健硕的身材散发着力量感;笑得也真灿烂,青涩的脸上透着一股拼劲和韧劲……

夏日炎炎,在汝阳县蔡店乡妙东村集体经济大棚基地见到何家燊(右图,右一)的第一面,这个年轻人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单看面相,很难猜到,他只有26岁,而且已经是基地的带头人了。

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的大棚熠熠生辉。跟着何家燊进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像蒸桑拿一样。眼前的景象煞是新奇,一株株仙人掌状的植物成行成畦,新长出的火龙果犹如小灯笼挂在藤蔓上。火龙果是基地的特色。除此之外,时下,还有鲜嫩的黄瓜、小西瓜上市。

几番进出大棚,浑身就湿透了。坐在露天搭建的棚子下,再切两个小西瓜,何家燊打开了话匣子。

1653872938_1122.jpg

学生时代,调皮的何家燊成绩平平,中学毕业就走南闯北打工,进过厂,卖过煎饼果子,后来又摆水果摊。此间,他结交了许多广西火龙果种植大户,也萌生了回乡单干的念头。

“吃过生活的苦,才懂得奋斗的意义。”2017年,何家燊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之后,卷铺盖回了乡。一听他要种火龙果,全家的态度就是“一万个不支持”。村里人也觉得,在北方种火龙果简直是“闹着玩”。

年轻人总带着一股叛逆和倔劲。“赔光了心静!”当年7月,何家燊花光了所有积蓄,建了2个大棚,并从广西引进了火龙果苗。

“没日没夜钻到大棚里。”何家燊说,当时,网络上关于火龙果栽培的视频他几乎看遍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果子上市,当年就回了本。初战告捷,何家燊证明了自己,也让全村人刮目相看。

此后3年,大棚由2个变成了5个,又扩充到10个。何家燊坚信,有特色才有效益。他把南方水果作为主攻方向,相继试种了甘蔗、荔枝、木瓜、砂糖橘等。

摸着石头过河,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前年试种荔枝、木瓜,就全军覆没。对于创业本身的波折,何家燊总能坦然面对。然而,去年汛期突如其来的暴雨,着实给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何家燊的大棚受损严重,村集体蔬菜大棚基地的承包商甚至直接放弃了承包权。在镇里的支持下,何家燊在生产自救的同时,挑起了村集体45个大棚经营的担子。

“这么大的摊子,交给一个孩子真有点不放心。”妙东村党支部书记何进坡坦言。不过,一年下来,看着基地被经营得风生水起,大伙儿的顾虑全都打消了。“早起盯着星星下地,夜里又顶着星星回家,几乎每天都是如此。”何家燊说。

“真不简单,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的品质。”何进坡感慨。过去蔬菜基地通常走批发渠道,不对散客销售,但何家燊不怕麻烦,乡亲们来了都笑脸相迎,而且一律批发价。现在,方圆一二十里的乡亲都会上门采购。

“乡里乡亲挣钱不易,能让大伙儿省一点是一点。”今年,何家燊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返乡创业,要给自己创造财富,也要帮乡亲们致富,这样才算真正的‘挑大梁’!”

164783134542665_s.jpg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