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浇灌甜蜜果

《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661330050_4818.jpg

对在吕店镇沟张村创办鸿来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的张学军来说,也品尝到“立志”“坚守”“收获”的三重滋味。

张学军1993年从部队退伍后,在商业贸易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厚的人脉和客户资源,也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乡情乡土让张学军魂牵梦绕,他决心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奔富裕路。

“回乡做农业项目,就要做精品农业,不能再走低端产品。”张学军坦言,这样才能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空间。

说干就干,2013年,张学军成立了鸿来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桃子等特色经济作物。虽然在农村长大,但离开家乡多年的张学军,对种地还是个“门外汉”,他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如果技术少了点,他就用军人的执着和勇气去填补,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张学军对此深有体会,“最近几年我经常到周边的葡萄种植户请教,还上网查资料,请教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然后再实践。”这让张学军种植葡萄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对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消费者从追求吃饱就行到追求吃得有品质,所以选择种植什么品种的葡萄就显得很重要。

“种地不仅要苦干实干,还要讲究科学,尊重规律。”张学军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1661330058_1134.jpg

其实,张学军在选择葡萄种植品种上走过不少弯路,栽过不少跟头,直到2018年才找到了适宜本地种植的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这种葡萄色泽好、营养高、销路畅、易储存。精品葡萄一上市,全部销往北京、杭州等一线大城市,每斤葡萄批发价格在15元左右,还供不应求,平均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

正当张学军的葡萄事业风生水起时,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7月,一场暴雨将他即将丰收的葡萄大面积损毁,上千棵葡萄树被淹,损失惨重。看着一片狼藉的园子,张学军心痛不已。这并没有把他击垮,心中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今年把葡萄园打理得更好,今年获得了大丰收。

自己葡萄种出了门道,张学军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2016年以来先后成立了伊川县民创农民专业合作社、鸿来生态农业种植协会、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

“有的人掌握致富技术,就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去,可他恨不得手把手教给乡亲们。”正在园子里干活的一名工人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改变种植结构,发展葡萄、桃子等特色高效种植,张学军上门传授技术,跟踪服务指导。

1661330067_1054.jpg

“今年争取项目,为鸿来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配套深水井,改善水利条件,支持做大做优。”沟张村支部书记张少飞说。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随着乡贤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张学军对未来的创业之路信心满满,对带领乡亲致富的初衷从未改变。(王社民 李向前)

45a596cdefaa4f176799195144f440d.jpg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