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丰收时节。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的玉米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微风吹过,“碧波”荡漾。
9月21日,全市2022年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暨品种品鉴会在偃师召开。本次观摩会既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要举措,也是抓好当前“三秋”农业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体现,旨在进一步加快我市玉米优良新品种推广步伐,引导农民看株用种、科学用种,保障农业用种安全。
会上,偃师区副区长申俊涛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莅偃指导。偃师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坚持科技驱动,强化产业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好种业支撑引领作用,做大做强小麦、玉米等主粮良种繁育产业,形成偃师种业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布局,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涌现了喂北、二里头、崔河、夫子庙等种业繁育产业示范村。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军学在观摩会上指出,种业是食物之本、农业之基。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要巩固发展农业农村良好形势,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稳定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发挥好农业的“压舱石”作用。今天召开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暨鲜食玉米品鉴会,是对玉米种子种性的一次检验,通过现场观摩,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好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用于大田生产,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真正让农民正确选种、科学用种,为我市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种业相关工作,刘军学要求,一要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做强优势种源,做大特色种业,以强烈的品牌意识推进种业发展。通过注重“保护”、加大“研发”、培育“主体”、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做好我市种业发展工作。二要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支撑服务工作,做到人员沉到一线、技术送到田头,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三要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秋季种子市场检查。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种业市场准入,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规范程序,确保实效,严格查处,及时通报,认真做好秋季种子市场检查。四要搞好示范带动引领,提高我市良种覆盖水平。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率先推广先进适应品种和前瞻性技术,以点带面实现大面积增产增效。要全面提升育种制种供种能力和质量,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区域特色优良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完善一批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五要加大鲜食玉米种植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玉米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增强客户的粘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当天,现场观摩了偃师区喂北村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渔古村大田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据了解,今年我市秋粮种植面积402.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79.22万亩),预计秋粮产量13.3亿公斤,高于我市近五年平均产量(12.5亿公斤)0.8亿公斤。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专家、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市种子管理站有关领导、专家、各县(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种业工作的副局长、农技推广、种子管理负责人、种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种子经销商、偃师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偃师区农业农村局、岳滩镇有关领导、鲜食玉米种子企业、加工商、流通商、餐饮酒店、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代表负责人参加本次观摩会。(王勇 王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