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戈镇打好三张牌推动养牛产业发展

上戈镇地势北高南低,山岭起伏,地形呈三角状,海拔在386—1700米之间,丰富的林果草木及秸秆等饲草资源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上戈镇党委、政府抢抓我县入围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的有利契机,按照全省大力推动肉牛养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等十大重点任务,全力打好“三张牌”,形成了全镇上下大力发展养牛产业的强劲势头。

一、打好“政策牌”,扩大产业发展规模

紧紧围绕省政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肉牛奶牛发展行动计划及市县相关精神,着力实现规模化养殖、农牧循环、联农带动。一是政府主导,探索推行“分散养殖+集中圈养”模式。将上戈镇分为4个养殖片区,由政府投资,以盘城村为试点,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探索推行“托养”模式,建成后可存牛200头,养牛群众将牛托养至养殖场,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日常管理,群众每年支付管理费用,群众可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入股、饲草销售等方式参与管理和运营,养殖场每年按照综合收益8%的比例支持村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二是市场引导,鼓励支持乡贤创业。鉴于当前养牛大好行情,上戈镇通过乡贤返乡创业政策,引回乡贤张万军在上戈村创办养殖场(洛阳耘海牧业有限公司),建设900㎡牛棚2个,可存栏200头,配套办公用房、管理房、青储设施、排污设施,计划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上戈镇在土地、环保、畜牧等手续方面全程“保姆式”服务,力争将其打造成养牛产业示范户,带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进养牛产业发展。三是环环相扣,完善养殖产业链条。针对养牛产业现状,上戈镇计划从“头”到“尾”完善养殖配套产业。计划投资100万元,建设饲草加工基地,有效利用全镇2万亩玉米秸秆资源,加工青储饲料,为规模化养殖提供服务。投资300万元建设上戈镇农产品交易中心,配套500m³机械冷冻库,为产品展示、交易营造良好环境。投资20万元,建设电商服务中心,配套直播设备,进一步提升形象,拓展销售交流渠道。县委、县政府对养牛产业也非常支持,将在品种繁育、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二、打好“金融牌”,全面加强资金支持

一是加大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去年以来,持续加强政府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机械高温、低温冷库14个,修建整理生产道路,完善水电等基础设施,撬动了我镇肉牛养殖的数量、品质及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改良,为实现从肉牛大镇迈向肉牛强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整村授信”,银行进村入户送贷上门。今年以来,上戈镇党委、政府多次协调农业银行洛阳分行,就如何高效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研究协商,并在5月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农行专门在盘城村等6个村开展了“整村授信”试点工作,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向村委会提出口头申请,再由县农业银行上门调查,经市分行线上审批后,借款人最快当天就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取得贷款,截止目前已发放贷款1000万元以上。保险兜底,持续增进群众养牛信心。去年以来,通过政府补贴形式,引入太平洋保险公司对全镇养牛大户开展保险服务,一旦发生疫病和自然灾害,每头牛最高可获赔8000元,大大减轻了群众后顾之忧。

三、打好“服务牌”,全面加强技术支持

坚持全镇养牛产业村级培训养殖大户、镇级培训致富带头人的模式,组织养殖经营主体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肉牛产业能人270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肉牛养殖从圈舍设施化、养殖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效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安排镇村畜牧干部,组建了5个技术服务组,实行“分片指导、挂牌服务”制度,开展精准培训和技术指导,实现了对全镇养殖主体培训指导的全覆盖。截止目前,全镇饲养肉牛量达6500余头,品种以西门塔尔和夏洛莱为主,全镇年出栏700余头左右,销售收入达1200余万元。

下一步,上戈镇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台引擎同时发力,把养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来抓,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健全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着力培育洛宁养牛大镇,助力乡村振兴,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164783134542665_s.jpg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