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三伏天该怎么喝水?

三伏天喝水的正确打开方式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长达40天的“三伏天”已于7月11日悄然而至

 三伏天“不会喝水”,不仅致病,还可能致命

你知道三伏天如何补水更健康吗?

 “小水牛”温馨提示:

盛夏来临!请谨记喝水“三不要” “二要”



三不要


不要喝冰水

夏季,不少人会选择冰水来缓解燥热的不适感,其实这是极不健康的。天气炎热,身体热量俱增,汗液蒸发及皮肤血管扩张是散热的重要途径。而这时猛喝冷水会刺激身体,毛孔会紧闭,引起皮肤血管突然收缩,不但不利于出汗散发体热,还会导致流回心脏的血量突增,加重心脏负担。

不要喝太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不要渴了才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Tips:通常人体缺水会出现一些症状,尿色加深就是一个信号。一般来说,尿液呈淡黄色或浅黄色时,应补充100毫升~200毫升的水;尿液呈深黄色时,亟需补水500毫升;如果尿液颜色过浓且尿量明显减少,就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要

图片

要少量、要多次

夏天补水,时机很重要。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每次饮用量少,以100~150毫升为宜,每次喝水间隔半个小时;建议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注意事项!


本文部分观点内容来源于网络,交流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温馨提示:若内容涉及健康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健康指导依据。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