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现任水质监测中心技术负责人,14年来,她始终以"水质安全守护者"的使命担当深耕水质监测领域,默默扎根在水质监测一线。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不仅为同事们树立了榜样,更为水质检验工作的进步倾注了全部心血。
精研技术,勇攀工艺高峰,助力水质提升
围绕 “紧盯饮用水水质关键指标、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聚焦影响洛阳水质突出问题”,王晓君积极参与配合水质提升各项工作。她主动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结合关林水厂的地下源水、陆浑源水和故县源水的水质特点,对关林水厂深度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测算出满足水质目标所需膜的规模及膜投产后水质变化对供水管网的适应性。
关林深度处理联调联试期间,王晓君现场蹲守在工地取样,加班加点检测纳滤膜的产水,将纳滤膜冲洗时间由专家推荐的2天以上缩短至6个小时,大大减少了冲洗水的使用量。冲洗合格后,她持续对深度处理工艺不同工况下工艺段水、关林出厂水进行总硬度、浑浊度、钼等60余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中试期间关键指标的去除率,建立详细的水质检测档案,为下池水源、洛南水源膜处理运行提供水质数据支撑。
敬业担当,严控供水工艺,坚守安全底线
关林水厂是多水源供水,王晓君与水厂运行班组高效联动,充分发挥她对水质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持续对关林各工艺段进行消毒副产物关键指标检测,为运行工艺精准控制供水比例调整、消毒剂投加量调整提供水质数据支撑。在春、夏藻类生长繁殖季节,她与水厂保持密切沟通、配合,调整陆浑源水的使用量,持续监测重点指标,建立水质安全的长效保障。
攻坚克难,提升监测能力,筑牢数据支撑
2024年,水质监测中心3次参加全国城市供水行业等组织的水质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考核,共计11个检测项目,王晓君独自承担起6个难度系数极高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项目。为了确保考核结果准确,她统筹全局,与考核人员提前制定实验方案,争分夺秒,采取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多种质控手段,最终11个考核项目均顺利通过。同年,王晓君完成了铝(铬天青法)、叶绿素a、铜绿假单胞菌等指标检测方法的开发,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操作练习、质控考核对水厂化验员进行培训,确保化验员能够熟练掌握日监测项目操作技能,为保障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以匠心为魂,以执着坚守,通过不断地技术攻关和实践积累,王晓君在水处理技术与水质检测领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检测能力,还为团队树立了高标准的技术标杆。她深耕细作,为每一滴水的安全“把脉问诊”,用实际行动践行净水使命,全力守护“清泉”品质。